查看原文
其他

导读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35卷第4期


本期导读


01

健康的追求与体育的坚守:

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人文价值参照与审视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熊  文  博士

“健康第一”作为我国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或核心理念,一方面凸显学校体育对健康的关注和追求,另一方面也面临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如更多强调健康追求与(学校)体育人文价值的统一性,而其不同取向或相悖则相对被忽略。在对健康的片面强调和追求下,学校体育的某些践行正趋于生物体育或“健康体育”,以及一味关注体质、体能及运动强度等生物指标。由此,本文旨在澄清相关认识模糊和偏差,防止生物-科学体育观对体育人文价值的僭越和弱化,为学校体育引入、重厘及再构人文价值,这实则是学校体育在健康追求下对其体育人文价值实质的坚守,也是对我国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相关理论的修正和丰富。论文首次将学校体育健康取向归为生物-科学体育观(广义生物体育观),并将人文价值与社会适应、心理健康分离区别开来。此外,还指出当下学校体育人文价值健康化、健康追求与体育人文价值的非兼容性等困境,以及在学校体育健康追求背景下探析、提出学校体育人文价值的内蕴与基点,包括结合西方文化及当代体育文化对尚武精神予以重新解读。



02

中国马拉松参与动机量表三阶模型的构建

广州体育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周良君 博士

近年来,马拉松赛事呈现井喷式增长,形成了一道令人瞩目的马拉松奇观。作为一种代表时尚和文化的全民运动,马拉松到底隐藏着哪些奥妙,人们为何对其心驰神往?动机是行为科学研究的起点,对休闲马拉松参与者参与动机的剖析是揭开“马拉松热”面纱的重要视角。本研究回溯了西方30多年来马拉松参与动机研究的主要脉络,发现马拉松参与动机依然是研究热点,而西方学者于1993年构建的马拉松参与动机量表(MOMS)在统计上还有改进的空间,在内容上亦有待完善。研究团队通过三年(2017—2019年)的亲身参与、现场考察、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改进并形成了中国马拉松参与动机三阶模型。未来有望解析中国马拉松参与动机与参与行为的内在关系。



03

体育参与对随迁子女心理融入的影响研究

——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

吉林体育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满江虹 博士

城乡户籍制度改革、随迁子女纳入城镇义务教育等政策的实施,有力推进了随迁子女城镇化进程,但实现更高一级的随迁子女心理融入仍然任重道远。研究借助人际距离理论,重构随迁子女的心理融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处理中国教育追踪调查中涉及随迁子女心理融入的部分数据。发现,体育参与不仅能直接有效拉近随迁子女的私人距离、亲密距离、社会距离和公众距离,还能通过自我效能间接达到拉近随迁子女的私人距离、亲密距离、社会距离和公众距离的效果,即自我效能在“体育参与→心理融入”路径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既丰富了人际距离理论相关研究成果,也验证了体育手段对干预随迁子女的心理融入,实现个体的异地社会化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04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俱乐部时域发展研究

天津体育学院副教授 徐金陆 博士

纵观我国体育发展史不难发现,长久以来我国体育的发展重点为竞技体育,导致群众体育、体育文化、体育产业等相对滞后。《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提出,顺应了时代发展与要求,更指出:“在体育强国建设中,要发挥竞技体育带动作用,发展好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教育以及体育文化等”。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乒乓球项目进一步职业化、市场化发展为突破口,在总结过往研究的基础上,从人文地理学研究视角,分析我国乒乓球俱乐部地域分布特征,探寻乒乓球各俱乐部与地域主场城市之间的关系,学习与借鉴国外成熟职业联赛俱乐部分布管理经验,提出与我国体育发展相适应的市场机制,推动乒超联赛向更加职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带动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进一步深入发展,以达到国家对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


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生日快乐!

选文推荐 | 健康的追求与体育的坚守: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人文价值参照与审视

选文推荐 | 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全面深化职业体育改革的逻辑遵守与实践侧重

选文推荐 | 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职业体育赛事的功能危机与破解路径

长按二维码关注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最新动态
公众号ID:xb_tjus
在看点这里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